>

【改革进行时】国星光电风华芯电:锚定目标精准发力 全面深化改革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

贝斯特bst游戏上市公司国星光电控股子公司广东风华芯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风华芯电”)成立于1966年,是专业从事半导体分立器件及集成电路研究、开发、生产、销售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曾作为军工配套企业,为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提供核心元器件,2023年获评广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以来,在贝斯特bst游戏集团的坚强领导下,风华芯电深入践行集团FAITH经营理念,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公司治理、科技创新、产业引领等重点任务取得新成效。

 

构建新型经营责任制

激发干事创业活力

 

306_副本.png

▲风华芯电召开中层干部契约化管理启动会

 

风华芯电坚持深化市场化经营机制改革,持续推进三项制度改革,激发干部职工干事创业活力,全面激活发展内生动力。

 

优化组织架构

 

坚持“生产单位中心化、职能部门平台化”原则,构建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管理机制。将原有的8个部门精简为4大中心、3个职能平台部门,部门数量压减12%。

 

畅通职级通道

 

坚持“战略导向、价值驱动”原则,完善员工能进能出的市场流动机制。优化员工职业发展体系,修订晋升管理办法,创设管理、技术、操作、职能四序列的职业晋升路径,畅通人才职业发展通道。

 

完善薪酬机制

 

坚持“效益导向、市场驱动”原则,构建收入能增能减的激励约束机制。推行薪酬分级分类管理,强化业绩贡献决定薪酬,制定实施薪酬管理办法、员工绩效考核管理办法、销售提成管理办法。管理类设定浮动薪酬,技术类设定项目目标,操作类和职能类以合格与否划分,销售类推行“基本目标、奋斗目标、挑战目标”三档工资制,拉开绩效薪酬差距。

 

强化市场化选人用人导向

 

坚持“业务导向、竞争驱动”原则,构建管理干部能上能下的内部竞争机制。在对经理层成员实施任期制与契约化管理的基础上,对中层干部实施契约化管理,推行干部公开竞争上岗,全员绩效考核覆盖率达到100%。强化考核结果刚性兑现,中层干部计划由10名调整优化至8名,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人数占比20%,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有更好的施展平台。

 

完善科技创新机制

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307_副本.jpg

▲风华芯电携半导体封测新品亮相2024九峰山论坛暨中国国际化合物半导体产业博览会

 

风华芯电围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持续建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着力打造创新驱动“加速器”。

 

加快经营业绩创新高

 

建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发挥企业科研平台和重点项目集聚人才优势,对标同行优秀企业,优化并落实补充医疗保险、年金、人才专项补贴、育儿假、护理假等政策,完善“高端人才企业政策包”。结合外部引进,创新队伍人员占比提高50%以上。

 

加大产学研深度融合

 

与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高校合作,通过建立实习生培养基地、创新项目合作、组建联合实验室等多种途径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构建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

 

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

 

加速推动化合物半导体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畅通成果转化通道。积极布局集成电路领域专利,目前已拥有授权专利19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计划参与起草半导体器件通用鉴定指南、长期贮存、半导体激光器等行业相关国家标准。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

助力企业转型升级

 

308_副本.png

▲风华芯电集成电路上芯生产线

 

风华芯电坚持聚焦主业,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两端”发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筑牢主业发展“基本盘”。

 

围绕传统封装实施设备更新改造

 

以节能降碳、智能化升级为方向,优先使用节能先进的生产设备。2023年投资2900万元用于设备更新改造,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围绕先进封装加强绿色低碳技术研发

 

加大功率、智能、光电和激光等系统封装技术布局,丰富第三代半导体产品种类,开发出集成度增高、体积减小、功耗降低的产品并推动量产。

 

围绕优化产业链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并购

 

积极参与优化产业链布局,通过资本运作推动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以形成半导体封测产业协同效应为目标,锁定集成电路领域优质标的,开展前期调研工作。

 

下一步,国星光电及风华芯电将全力以赴抓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攻坚,实现从“有没有”向“好不好”“优不优”转变,为推进贝斯特bst游戏集团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撰稿:国星光电叶慧祯、蔡伟元,企业管理部李小花

编辑:刘韵

编审:杜文光


贝斯特bst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