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洋照明科普,灯光对远洋捕捞的影响有多大?

5月1日起,我国多个海域进入了伏季休渔期。休渔期通常设置在伏季,因伏季气温高,阳光充足,有利于海洋藻类和蕨类的繁殖生长,鱼类食物充足,再加上鱼类的产卵期多集中在夏天,休渔期在伏季能更好地让鱼类得到繁殖。

近期,天气逐渐炎热,不少地方也陆续迎来了开渔期,在品尝餐桌上美味海鲜的同时,你知道灯光在远洋捕捞起到的重要作用吗?现在,就让小编带你一同了解“渔”的这些事。

01 灯光与远洋捕捞

鱼类索饵、繁殖、捕食、逃避敌害、集群等是在自然环境中的主要行为,而每一种行为都与光照有着密切关系,在经过上亿年的进化过程后,每种鱼都形成了其适宜及偏好的光照颜色与强度范围。

未标题-1.jpg

02 鱼类的“趋光性”

动物的趋光性与视力有关,在不同的种类以及同种个体的不同发育阶段,趋光性表现不同。许多鱼类都有趋光性,但目前发现它们真正喜欢的是一些微光。使用灯光围捕、光诱作业的渔船在晚上作业,利用的就是动物的“趋光性”。

未标题-2.jpg

03 水下的“光场”

由于环境的特殊性,集鱼灯等在水中所形成的光场特点也被好好研究了一番,集鱼灯发出的光被海水吸收和散射后,形成了强度从强到弱的光场,把这个光场,按照光的强度大小,划分成四个部分。

未标题-3.jpg

04 餐桌上的秋刀鱼

提起秋刀鱼,大家一定不会陌生。由于其体形修长如刀,生产季节在秋天,故名秋刀鱼。

因秋刀鱼具有明显的趋光性,在夜间会被灯光吸引。基于这一特点,秋刀鱼渔船利用红光和舷提网的方式,在西北太平洋进行捕捞。

未标题-4.jpg

05 好工具才有好收获

在捕鱼产业中,尤其是在远洋渔业,通过光诱鱼捕鱼,已经成为一种很普遍的作业方式。集鱼灯就是光诱鱼作业方式中的一个产品,它主要利用鱼具有的趋光特性,通过发光集鱼而捕鱼。随着照明技术的不断发展,相应的集鱼灯产品也得到更新迭代。

未标题-5.jpg





撰稿:崔秀炫、周嘉颖

编辑:刘 韵

编审:杜文光

贝斯特bst游戏